军事竞赛为俄军带来多重效益
- 2025-05-21 17:24:23
- 10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作者:张辉 黄琼
3044永利练就实战本领,强化多种技能,完善训练场地,展示装备性能
军事竞赛为俄军带来多重效益
7月30日至8月13日,“国际军事竞赛-2016”将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拉开战幕。自2013年俄罗斯举办“坦克两项”赛以来,俄各大军区就通过组织比武进行参赛队伍选拔,各军区优胜队伍再参加全军大比武,最终确定优胜单位,通过全军动员、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方式提升整体训练水平。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明确指出:“国际军事竞赛已成为一种新的部队战斗训练样式,是提高官兵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塔斯社军事评论员维克多·利托夫基称,举办并参加国际军事竞赛将为俄军带来多重效益。
俄军高层最有创造力的倡议
利托夫基表示,俄罗斯举办国际军事竞赛的目的是提高全军战备水平,以及武装力量诸军兵种官兵的职业素质和班、车组、队等战术分队的战斗技能。
为了进入决赛,参赛官兵首先要通过所在团、靶场和坦克教练场上进行的选拔赛。之后,“当地”选拔赛的获胜者进入旅、师和军级的比赛,最后再通过各大军区之间的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才能杀进决赛,最终代表俄军参加国际军事竞赛,与其他国家的参赛队一争高下。举办国际军事竞赛不仅能够提高车组人员的战斗技能,同时还能完善训练场、靶场和坦克教练场的物资技术基础,打造新的更加完善的训练模拟器,使参赛的战斗技术装备更适合现代要求,使侦察、导航、通信、无人飞行器和轻武器等战斗保障系统实现现代化。
利托夫基认为,在展示武器和技术装备火力、机动性能的同时,比赛还能够激发官兵对战斗训练的兴趣,而且还是俄国防工业产品最好的广告,通过比赛得出的对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改进和升级要求,在研制新型战斗样品时都会给予优先考虑。获得现代战斗的胜利靠的是高超的职业技能、过硬的操控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本领,靠的是班、排、组等小单位人员的合练、协同和相互了解。而国际军事竞赛正是在紧贴现代战斗实际情况下,进行的综合全面的人与技术装备的战斗训练。俄工程兵主任斯塔维茨基认为,举办国际军事竞赛是俄军高层最有创造力的倡议。
比赛项目创历年新高
今年,俄国防部向47个国家发出了邀请,其中19个国家明确表示将参加比赛。2015年,共有17个国家的56支参赛队1200名官兵在竞技场上展示了技能。今年,将有3000多名军人在俄联邦的19个靶场和哈萨克斯坦的1个靶场进行23个项目的角逐。
根据俄国防部公布的数据,参加“国际军事竞赛-2016”的20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安哥拉、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希腊、埃及、津巴布韦、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科威特、蒙古、尼加拉瓜、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和塔吉克斯坦。另外,还有11个国家以观察员的身份观摩比赛。
今年,新设置的比赛项目有7个,分别是工程兵项目“工程方程”、后勤兵项目“野外炊事”、高射炮兵-导弹兵项目“天空之钥”、蛙人项目“潜水”、军医项目“军医接力”、山地步兵项目“厄尔布鲁士之环”和军队犬学专家项目“忠诚朋友”。23个比赛项目涉及陆、海、空各军兵种,专业涵盖装甲、侦察、炮兵、步兵、防化、工程、驾驶、后勤、装备维修等,参加比赛的既有直接作战的各个兵种,也有支援和保障兵种,每一兵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展现水平的竞技舞台。
比赛的主要阶段在莫斯科郊外的阿拉比诺靶场进行,部分比赛项目在梁赞、加里宁格勒、阿斯特拉罕、弗拉基米尔、伏尔加格勒、雅罗斯拉夫州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以及克里米亚、新罗西斯克、奔萨和新西伯利亚郊区的专业化军事靶场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塞尔维亚、蒙古,尤其是中国,也将参加多个战斗课目的角逐。中国将参加22个比赛项目,哈萨克斯坦将参加21个比赛项目。
北约国家拒绝参加
今年,在俄国防部的邀请名单中,共有17个国家拒绝参加,分别是阿根廷、巴西、英国、意大利、韩国、摩洛哥、荷兰、斯洛伐克、美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芬兰、法国、克罗地亚、捷克、瑞士和日本。去年,北约国家就拒绝参加俄罗斯首次举办的国际军事竞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个别欧洲国家连续两年参加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军事竞赛,而北约成员国却没有一个国家参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利托夫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害怕失去“面子”。北约国家担心在同等比赛条件下输给自己的潜在对手(俄罗斯和中国);二是害怕失去“订单”。参赛装备若敌不过俄式装备,将导致北约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出口能力的下降。北约国家拒绝参加比赛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包括政治方面的,要知道美国完全可以在大赛中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就像美国平时在任一合适的情况下所做的那样。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担心比赛结果可能对西方军事技术装备的声誉产生不好的影响外,还没有看到美国拒绝参赛的其他原因。
利托夫基指出,在当今的政治环境中,军事竞赛是向世界展示己方军队实力的有效途径。北约国家的参赛将促进北约与俄罗斯的对话。俄罗斯已做好准备与包括北约成员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合作,致力于发展军事技术合作和军事伙伴关系。西方各国应“停止用坦克炮瞄准具看对方”,不妨在国际军事竞赛的框架内展示己方的军事实力和战斗技能。
西方难以举办此类大赛
利托夫基认为,西方国家对即将进行的国际军事竞赛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德国和澳大利亚将派代表以观察员的身份观摩比赛,并且派驻莫斯科的所有北约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武官都将前来观看决赛。同时,西方国家正在研究俄罗斯举办国际军事竞赛的经验。今年5月10~12日,在德国格拉芬沃尔靶场进行了“强大欧洲坦克挑战赛”,丹麦、德国、意大利、波兰、斯洛文尼亚和美国共6个北约国家参加了比赛。但与俄罗斯“坦克两项”大赛有所不同,北约国家举办的“坦克两项”基本上是俄部队、兵团和集团军内部进行的内容。而且,该比赛是计划外的,换句话说,是北约对俄联邦武装力量威信提高的担忧举动。
利托夫基指出,尽管布鲁塞尔认识到举办此类比赛的深远意义,但北约要想大范围大规模地组织比赛,不仅经验不足,而且对于北约国家来说,对比赛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在欧洲,军兵种部队的编成并不齐全。况且,北约成员国把部队训练的任务交给国家指挥部,虽然北约内部定期举行首长司令部练习,北约成员国的军事领导机构及其伙伴也都参加,但国家指挥部的水平只能通过几个分队参加的演习来检验和提升。